首頁 » 7級大地震再襲日本,40天內第2次,2021年,預言要成真?

7級大地震再襲日本,40天內第2次,2021年,預言要成真?
2021/03/22
2021/03/22

3月20日17時0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(北緯38.43度,東經141.84度)發生7級地震,震源深度60千米。

這也是40天內,日本第2次大地震,2021年2月13日晚,日本福島縣東部海域發生7.3級地震,造成至少1人死亡,約190人受傷。

短時間內2次大地震襲擊日本,讓許多人擔心,京都大學教授鐮田浩毅等專家對日本的預言,或將要成真。

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.1級大震,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也可能發生9.3級大地震。

這種級別的地震和海嘯根本無法用沿岸堤壩防禦,日本政府要想挽救人命,唯一辦法就是撤離。

這個預言得到了日本官方的認可,他們也認為在未來會有一場超級大地震襲擊日本。

如大地震發生,地震強度將是東日本大地震的1.8倍,引發的海嘯會直接襲擊日本東部海岸沿線大部分城市;

死亡人數預計最多將達32萬3千人,到時候,中國也將受到波及。

隨著大地震次數愈發頻繁,預言可能真的要成真。

日本將很大概率迎來超級大地震

海洋板塊與大陸板板塊相互碰撞,因海洋板塊岩石密度大,位置低,便俯衝[插·入]大陸板塊,而在日本東側,在日本東北的東部近海,有厚度為70~100km的太平洋板塊,以每年約8cm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運動。

另外在日本西南的南方近海,有厚度為30-40km的菲律賓海板塊,以每年約4c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運動,另一方面, 陸地一側的日本列島, 從來就是歐亞板塊的一部分。

這兩個海洋板塊都俯衝到了大陸板塊之下。

在這個圖中, 從右上方的日本海溝附近到左下方日本海的正下方, 形成了兩條整齊排列的深度逐漸變深的震源帶。

這一被稱為深源地震雙重面的震源帶, 一直延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下方, 深度達到 600 ~ 700 km 。

在伴隨板塊的下沉, 以海溝部位附近的板塊邊界作為斷層面, 隨著上盤一側的回彈, 產生緩角逆斷層型地震, 這種地震就稱為「 海溝型地震」 或者是「海槽型地震」

海溝型地震是震源沿著海溝發生,同時引發其他震源地聯動的巨大地震。

在這種地震發生時,被擠壓的板塊會上翹,將會形成非常可怕的海嘯。

日本在2011年發生的「東日本大地震」就屬於海溝型地震,巨大海嘯對東北部幾個縣造成了毀滅性破壞,致死逾1.5萬人,並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洩漏。

日本在南海槽區域設置了很多觀測點,其中有的觀測點每年移動距離達到6-8釐米,意味著發生大地震的概率非常高。

日本南海海槽每隔100—150年左右就會發生8 級以上巨大地震,每次地震都會引發大海嘯,根據上次發生的時間推測,巨大地震在2020年左右發生的概率將接近85%。

日本南海海槽如果全部發生聯動性破裂,根據日本東北大學研究小組的報告書,日本或將面臨的地震將會超過1960年智利大地震。

日本專家的預言更像是對現實的一次科學預測,而這個預測未來將很大概率發生。

這場大地震就像是懸在日本頭上的定時炸彈,不知道什麼時候引爆。

對中國會有影響嗎?

這裡發生的強烈地震和海嘯不僅會對日本產生重大破壞,對於我國華東沿海也可能帶來一些威脅。

2014年的時候,中國就已經預料到了日本超強災難可能到來,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進行的數值模擬發現,該地震可引發初始波幅約10 m的海嘯,6個小時後傳至浙江沿海,近岸各處波幅為1—2 m;

8 個小時後靠近上海海岸線,最大波幅約2m,受地形影響局地爬高至近3m;

11個小時後抵達蘇北黃海沿岸,預計波幅普遍在1m 左右。如果遇上風暴潮與天文大潮疊加,那後果將會更加嚴重。

中國這些年一直在防范日本巨大地震的發生,即使2021預言成真,中國也能夠強力應對。

總結

從2020年3月至今,位於日本東北海域沿岸以及東北到關東海域的「日本海溝」周邊,處於地震次數較多的狀態,也就是說海溝周邊地震活躍度較高,非常頻繁。

2021年,關於日本的預言,真有可能成真。

用戶評論
相關推薦
你可能會喜歡